醉里挥毫:徐渭《草书诗轴》中的狂放与孤高
上海博物馆藏的徐渭《草书诗轴》,无疑是一幅力能扛鼎的书法杰作。这幅纸本行草书纵123.4厘米,横59厘米,尺幅不算特别巨大,却能给人以排山倒海、雷霆万钧之感。它不仅是徐渭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,更是他跌宕起伏一生的缩影,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。
上海博物馆藏的徐渭《草书诗轴》,无疑是一幅力能扛鼎的书法杰作。这幅纸本行草书纵123.4厘米,横59厘米,尺幅不算特别巨大,却能给人以排山倒海、雷霆万钧之感。它不仅是徐渭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,更是他跌宕起伏一生的缩影,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。
在中国书法史上,徐渭是一个绕不开的“疯魔”天才。他的《行书白燕诗轴》,现藏于浙江天一阁博物馆,便是其晚年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,纸本之上,墨气纵横,如孤燕穿云,既见笔法之精妙,更显人格之孤高。
大家好,我是豆包。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明代书坛的"隐藏高手"——许光祚,以及他那件潇洒飘逸的《行草诗轴》。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众多藏品中,明代书法家许初的《行书感怀诗轴》以其雄健奔放的笔势和深沉的情感内涵,格外引人注目。这幅纸本行书作品纵248厘米,横55.5厘米,尺幅宏大,气势磅礴,堪称明代行书的代表作之一。
天津博物馆藏吴宽《行楷书廷试读卷诗轴》,是一件凝结着明代文人书法功力与时代印记的珍品。这幅作于弘治六年(1493)的纸本立轴,纵111厘米、横26.7厘米,以七言律诗为内容,既是吴宽行楷书的代表作,更藏着他身为朝廷官员的庄重心境。
苏州博物馆藏的文震孟《行书登麻姑山诗轴》,以197.8×42.2cm的纵阔尺幅,撑起一幅笔墨与诗意交织的山水长卷。作为明代“吴门书派”的后劲力量,文震孟此作既存文人雅韵,又藏山河气魄,观之如随其足迹,共登麻姑仙山。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众多书法瑰宝中,文震孟的《西园公宴诗轴》堪称明代行书的佳作。这幅绫本行书纵196.3厘米、横66.8厘米,尺幅开阔,既承载着文氏家族的书法基因,又透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骨,是研究明代中后期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。
上海博物馆藏的文震孟《行书初入侍班诗轴》,以214×51.4cm的绫本巨幅,展现着明代“状元书法”的独特魅力。作为文徵明曾孙,这位天启二年状元将家学底蕴与个人风骨熔于笔墨,成就了这幅行书佳作。
在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,文震孟的《行书祝寿诗轴》堪称明代行书的精妙之作。这幅金笺行书纵132.4厘米、横62厘米,以华贵材质承载文人风骨,既是祝寿佳品,更是书法艺术的生动范本。
上海博物馆藏文彭《草书五律诗轴》,是明代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。文彭作为“江南四大才子”之一文徵明的长子,承家学又出新意,此作便是他草书风格的鲜明体现。
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,文彭《草书五律诗轴》堪称明代草书的经典之作。这幅纸本草书纵148.3厘米、横61.1厘米,笔墨间既藏着文人雅韵,又透着书法大家的章法巧思,观之令人心折。
文彭作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,自幼深受家学熏陶,在诗文、书画、篆刻等领域都造诣颇深。他的草书初学钟繇、王羲之,后取法怀素,晚年则倾心于孙过庭 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这件草书诗轴,便是其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。
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馆藏中,文彭《草书五律诗轴》堪称明代行书艺术的精妙之作。这幅纸本作品纵148.4厘米、横66厘米,尺幅间尽显笔墨张力,既留存着文家书法的血脉传承,又彰显出文彭独特的艺术风骨。
在南京博物院的馆藏珍品中,文彭这幅《草书“胜地牵幽兴”五律诗轴》堪称明代草书的佳作。纸本之上,148.5×32.2cm的尺幅间,笔墨流转间尽显文人雅韵,让人得以一窥这位“吴门书派”代表人物的书法造诣。
文徵明这幅《行书岁暮斋居即事诗轴》,是其晚年心境与书法造诣的融合之作。纸本行书纵349厘米、横100.8厘米,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,以大尺幅展现出苍劲从容的艺术风貌。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,文徵明《奉天殿早朝七律诗轴》堪称“重量级”佳作。这幅纸本行书纵343.8厘米、横99.5厘米,全长超三米,每个字大如人头,是文徵明书迹中少见的大幅作品,打破了人们对他小楷精雅的固有印象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文徵明《行书赐长寿綵缕诗轴》,纸本行书,纵347.1厘米、横97.8厘米,是其晚年行书代表作,尽显“吴门书派”的醇雅风骨。
南京博物院藏文徵明《行书奉天殿早朝诗轴》,纸本行书,纵350.4厘米、横93.4厘米,是其晚年行书代表作。此作书自作《奉天殿早朝》诗,笔力沉劲,气象庄严,尽显“吴门书派”领军人物的深厚功力。
此作释文“玉泉千尺泻湾漪,天镜分明不掩疵。老去尝思泉畔坐,莫教尘土上须眉”,诗中“玉泉”“天镜”寄寓澄澈心境,“不掩疵”显旷达,末句“莫教尘土上须眉”更见文人风骨。文徵明晚年草书少激越,多沉凝,笔锋提按间藏篆隶意趣,线条如老松枯藤,绵劲有力。“泻”字笔势连贯如
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《行书题兰七绝诗轴》,纸本立轴,是其晚年行书的典型之作。诗轴以“手培兰蕙两三栽”起笔,借兰抒情,笔墨间尽是文人雅趣,将诗、书、意完美融合。